什么是单位涌水量和单井涌水量?
在水文地质报告中经常会用到单位涌水量和单井涌水量,两者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其实,单位涌水量和单井涌水量都是评判含水岩组富水性的重要指标。
单位涌水量:抽水试验时井孔内水位每下降1米时的涌水量,单位L/(s•m)或m3/(d•m)。
单井涌水量:根据抽水时涌水量Q和降深S的数据,用最小二乘法或图解法确定曲线,根据Q-S曲线确定降深10m时抽水孔的涌水量,单位L/s或m3/d。
由此可知,对于同一口钻孔来说,数值上单井涌水量应是单位涌水量的10倍。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T12719-2021)中强调“评价含水层的富水性,钻孔单位涌水量以口径91mm,抽水水位降深10m为准,若口径、降深与上述不符,应进行换算再比较富水性”。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1:50000)》(DD2019-04)中要求:含水岩组及含水亚组的富水性等级按泉水流量或单井涌水量划分;应选取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单井涌水量作为编图依据,单井涌水量统一换算为203mm过滤器内径、10m降深的涌水量。
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不管是用单位涌水量还是单井涌水量来评价一个地区的地下水富水性时,都应该确定统一的口径与降深值,并进行换算,求得统一的标准后再开展评价。
参考资料:
1.《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规范》(GB/T12719-2021);
2.《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1:50000)》(DD2019-04);
3.《水文地质手册》(第二版)。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网络、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转载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机构所有,转载仅供参考、交流等非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5年1月9日 16:59
ꄘ浏览量:0